合理使用退热药,不必担心肝损伤

时间:2022-12-13 00:00:00 来源:搜狐

导读: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刘正辉 赖荣陶报道发热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最主要症状之一,同时,它也是其他流感病毒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近日,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

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刘正辉 赖荣陶报道发热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最主要症状之一,同时,它也是其他流感病毒感染的常见临床表现。近日,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指出,针对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发热,可以用对⼄酰氨基酚(APAP)和布洛芬这两类解热镇痛药进行对症处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任谢青教授提醒,“是药三分毒”,每一种解热镇痛药都有各自优势,同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对⼄酰氨基酚解热镇痛起效快,作用温和,不良反应相对较轻,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但它可能会造成皮疹等过敏反应、胃肠道刺激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过量服用会引起严重肝损伤甚至肝衰竭。布洛芬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炎性疼痛,它起效较慢,作用时间长,效果强。但它同样可能会导致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胃出血,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休克。无论是哪种药,如果超剂量服用都会加剧身体的负担,增加肝脏损伤的可能性。只要成人患者服用对⼄酰氨基酚剂量每日小于2克(例如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服用1次,每次1片,每片0.5克,24小时不超过4次),则属于安全剂量,可以放心对症服用;每日剂量若超过4克,则有发生肝损伤的风险。

为什么会导致肝损伤甚至肝衰竭呢?据谢青教授介绍,目前过量服用药物常由蓄意(主观)或非蓄意(非主观)两种因素导致。蓄意(主观)过量:人们存在焦虑恐慌情绪时,主动服用很多药,每天超过4片(2克)的安全剂量范围。非蓄意(非主观)过量则包括以下几点。

一、服用两种或以上含相同成分的药物,导致重复用药且过量。

比如我国市面上含对⼄酰氨基酚有效成分的药物泰诺林(每片含0.5克)、日夜百服咛(日夜片均含0.5克)、白加黑感冒片(日夜片各含0.325克)。 其他容易被忽视而含对⼄酰氨基酚的常见中成药,如维C银翘片、银菊解毒片、复方感冒灵等,均需要引起注意。因此,一定要在用药前习惯性地查阅说明书,以防多种感冒药、退烧药混用而导致过量的风险。

二、大量饮酒同时服用药物,会使对⼄酰氨基酚的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增加肝脏负担。

三、因某些基础疾病使用氟氯西林、苯巴比妥或丙磺舒等药物的人群,合用对⼄酰氨基酚会导致肝损伤的风险增加,应谨慎使用。

中国2019年的数据显示,25927例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中,1.08%的患者进展为肝衰竭,0.39%的患者死亡,其中可疑由对乙酰氨基酚导致死亡的患者为1例。 而在美国,一项研究统计了303例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致病原因,由于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所致肝衰竭的患者占49.5%。比例远远高于国内,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服用APAP过量。只要大家用药前关注每种药物的成分,控制好用药剂量,不必过分担心肝损伤的发生。

目前,寒潮来袭,除了新冠,这个寒冬可能还会混合各种流感病毒的侵犯。市民可以在家适量备药!合理用药!对⼄酰氨基酚凭借着起效快,仍然是对症治疗的最优选择之一。如果出现发热症状,认真阅读说明书,在服药过程中牢记规范用药,不要过量(每天不超过2克),就不必过分担心肝损伤的发生。万一在用药过程中出现⻝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肤巩膜⻩染以及⽪肤瘙痒等潜在药物性肝损伤风险时,请及时就医治疗。

插图来源/摄图网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李 晓

文中图片均已获版权方授权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