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养生,调畅情志为先

时间:2019-04-04 00:00:00 来源:搜狐

导读:清明时节是一年之中养生的重要时期。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江西省名中医、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主任中医师王茂泓提醒,这个时节养

清明时节是一年之中养生的重要时期。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江西省名中医、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主任中医师王茂泓提醒,这个时节养生的要义就是要顺应日月寒暑的变化,与天地自然同步。清明时节已是天气清朗、四野明净之时,但现代人由于诸多不良生活方式,往往跟不上清明春气生发至旺的状态。尤其是偶尔的天气变化,让许多人远离了清、明之境,情志易郁。因此,清明节气养生,当以调畅情志为先。

1.早起观柳,以畅生气

清明时节当顺应早起的作息规律,建议天亮即起,着宽松衣服到柳丝吐绿的地方赏绿或锻炼,不可在清晨赖床或兀坐而生抑郁。若超过7点钟还不起床,则肝气升发不利,肝气下陷,不仅情志抑郁,而且因肝主酸,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失于疏泄而积聚,逐渐形成酸性体质,是现代人多患肿瘤及心脑血管病等的重要原因。此外,柳是应春气最强的植物,与肝同气相求,观柳、插柳不仅有助于疏肝怡性,而且柳一身是宝。柳叶外用可除汗脚臭;柳枝可祛风、利尿、止痛、消肿,煎服可治黄疸、白浊;酒煮外熨可治诸类肿痛等。

2.踏青吐纳,以怡心性

清明时节是调整身心与自然万物和谐同步的最佳时期。春季肝气渐旺,在清明之际最盛,尤其需要舒展抒发,而绿色入肝,故此时踏青最宜。应多到户外空气清新之处,或山青水秀的郊外春游、散步,有助于肝气畅达,赏心怡情,使阳气增长,对养生保健大有裨益。

在踏青时若能配合简单的呼吸吐纳,则效果更好。可以在风和日丽处,安静坐在草地上、绿荫旁,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观想吸进白色清新之气,呼出污浊之气,做到自然轻松不紧张即可。

3.谨合五味,顺肝悦脾

中医倡导“春夏养阳”。清明开始就是最佳的“养阳”之时了,除了精神上需要“养阳”之外,饮食上也需要“养阳”。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冷食的习俗,但现代人大多不适合冷食,尤其是清明时节。这时的饮食应以柔肝健脾、扶阳祛湿、兼顾养肺为原则。柔肝以蔬菜水果为主,尤其是绿色时令蔬菜,如益肝调脾、降压明目的荠菜;清肝消积、利五脏的莴笋;健脾首选红薯、山药、大枣等。红薯不仅健脾补虚、强肾阴,其藤还能降压降糖,其叶益肝降糖、解毒通便;山药可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扶阳祛湿可选赤小豆芽、枸杞、韭菜、薏苡仁等。但要忌食助邪助火之发物,如海鲜、牛羊狗肉、公鸡、竹笋等。清明肝气较旺,故要吃些养肺的食品,如豆制品、百合、银耳等都非常适合。

此外,清明时节雨水增多,气候潮湿,易使人“春困”,喝“清明茶”是顺应自然又能解除“春困”的好方法,有提神醒脑、养肝除烦、清利头目的作用,非常适合选择。由于现代人痰湿较重,体寒者多,故加上金桔效果更好。

【养生一荐】

王茂泓主任推荐:情志抑郁者推荐饮姜苏茉莉茶。用生姜3片,紫苏2克,茉莉花3克,泡茶饮。可疏肝郁、散寒邪。脾虚湿重、易“春困”者,多按摩或艾灸足三里穴。

专家简介

王茂泓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内科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名中医,江西省传统中医中药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2015年江西“最美医生”、“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称号。善于运用传统中医方法治疗各种内伤杂病及疑难病症;尤其擅长诊治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缺血性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衰竭、原因不明的蛋白尿、血尿以及肾虚、脾虚为主的各种内伤杂病。

值班编辑:张狮驼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